中风后遗症的辨证和中成药的使用
体内脂肪与蛋白质减少,体重下降超过正常标准的10%时,即称为消瘦。这里所指的消瘦,一般都有短期内呈现进行性体重下降的体重数值对照,且有明显的衣服变宽松、腰带变松、鞋子变大,以及皮下脂肪减少、肌肉瘦弱、皮肤松弛、骨骼突出等旁证。至于脱水与水肿消退后体重下降,不能称为消瘦,不属本节讨论的范围。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病经抢救治疗渐入恢复期后,仍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或失语等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半身不遂,遍身麻木,言语不利或不语,或未经昏仆而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精气亏虚是本病的致病因素,而情志剧变、劳倦过度、暴饮暴食和跌仆是中风的诱发病因。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中风后遗症。
临床上,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中风轻证,即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病情较重的危急重症,又有实证与虚证之别)和恢复期(中风后遗症)三种不同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本节仅讨论中风后遗症。中风病急性阶段经抢救治疗,神志渐清,痰火渐平,饮食稍进,渐入恢复期,但后遗症有肢体瘫痪麻木、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吞咽困难、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烦躁抑郁等。
西医学中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所致的后遗症,可参考本病辨治。
02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三类证候。
一、风痰瘀阻证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甚则舌卷难以伸出,语言困难,或吞咽困难,或痰多痰稠,痰吐不利,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或头晕头痛,肢体颤抖;舌苔白腻或黄腻,舌红或紫暗,脉弦滑。
以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二、气虚血瘀证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或肢体麻木,口舌歪斜,或食少便溏,言语不利;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以肢体偏废不用、肢软无力、舌质淡紫或有瘀斑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三、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腰膝酸软无力,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心悸气短,或大小便失禁,头昏眼花;舌红或淡红,脉沉细。
以半身不遂、患肢僵硬变形、舌强不语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滋养肝肾。
03对症选药
一、风痰瘀阻证①清气化痰丸;②竹沥膏;
③全天麻胶囊;④脑立清丸。
风痰瘀阻所致的中风后遗症,其症重者,可用清气化痰丸合脑立清丸合全天麻胶囊。三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3合方5取汁送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全天麻胶囊1次。
方1:陈皮10g(撕碎),半夏6g,瓜蒌皮10g。
方2:桑叶10g,钩藤30g(捶碎)。
方3:天麻10g(片),钩藤30g(捶碎)。
方4:钩藤30g(捶碎),牛膝15g(捶碎)。
方5:鸡血藤30g(捶碎),丹参15g。
二、气虚血瘀证消栓通络胶囊。
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后遗症,其症重者,可用消栓通络片合复方鸡血藤膏。复方鸡血藤膏(研碎)与本证“药茶送服”方1合方4取汁及适量白酒一同炖化,送服消栓通络片,早、午、晚各服1次。
方1:鸡血藤30g(切碎)。
方2:党参10g(片),丹参30g。
方3:生姜3片(捣烂),红枣3枚(切开,去核,切片),木瓜10g(捶碎),紫苏叶6g。
方4:桑枝30g,川芎10g(捣碎)。
方5:白芍15g,川芎10g(捶碎),桂枝10g(捶碎)。
三、肝肾阴虚证①杞菊地黄丸;②六味地黄丸;
③左归丸;④健步丸;
⑤妙济丸;⑥天麻片。
肝肾阴虚所致的中风后遗症,其症重者,可用杞菊地黄丸合健步丸。杞菊地黄丸、健步丸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合方5取汁送服,早、晚各服1次。
方1:枸杞子30g,钩藤30g(捶碎)。
方2:桑寄生30g(捶碎),钩藤15g(捶碎)。
方3:麦冬15g,乌梅10g(捶破),桑寄生15g(捶碎)。
方4:夜交藤15g,鸡血藤30g(切碎)。
方5:桑枝30g(捶碎),桑寄生30g(捶碎)。
04小结1.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病经抢救治疗渐入恢复期后,仍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或失音等后遗症。
风痰瘀阻证宜首选清气化痰丸;气虚血瘀证宜首选消栓通络胶囊;肝肾阴虚证宜首选杞菊地黄丸。
各类证候的中风后遗症,均宜采用成药配伍与药茶送服,以提高疗效。
2.注意事项:加强偏瘫肢体被动活动,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并配合针灸、推拿、按摩等。偏瘫严重者,应防止患肢受压而发生变形。
语言不利者,宜加强语言训练。长期卧床者,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发生褥疮。
传承食医智慧;
通晓饮食真谛。
更多精选食疗美容
《神农本草经》
素食食疗课
关于课程,欢迎(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bshuangle.com/fbsj/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