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痛,一个方子,从根断绝
带状疱疹是西医的说法,因好发于胸腰部,故中医又称之为缠腰蛇、缠腰火丹、缠腰龙等等,这种疾病疼痛起来很剧烈,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的话,很容易留下后遗疼痛,时间长的,可达几年之久。
有一个远房亲戚,带状疱疹后遗疼痛三年多了,胸肋部常常像刀割一样,痛的不得了。前段时间遇着他,发现他整个人神清气爽的,原来是经人介绍,吃了一位老中医开的方子,三年的病,十剂药就好了。
大伙可能和我一样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奇方能搞定这棘手之症?
方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四逆散加瓜蒌、红花、丹参和威灵仙。现把老中医开出的方子公布如下: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6克,全瓜蒌30克、红花10克、威灵仙5克、丹参30克。
带状疱疹后遗症,用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加全瓜蒌、红花,随证加减变化,常常有药到病愈之效。
仔细来看这个方子,瓜蒌、红花医痰瘀,明代名医孙一奎常用瓜蒌、红花,再加一味甘草来治疗带状疱疹,这个方子被他记载在《医旨绪余》里,现代名老中医王幸福也常沿用此方,多有良效,于是将之命名为“瓜蒌红花甘草汤”。瓜蒌能豁痰清热,润肠通便,使痰热从大便而走,《药性类明》记载瓜蒌“甘合于寒,能和、能降、能润,故郁热自通。”无论你是顽痰不化,还是新痰瘀阻,瓜蒌用上,都可以像洗洁精洗油渍一样,将其涤除的一干二净。而且这瓜蒌还能疏肝,《重庆堂随笔》云:“瓜蒌实润燥开结,荡热涤痰,夫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有独擅也。”凡开红花的都偏于走血分,活血化瘀的功效强一些,红花最善入络行瘀,那肚子像针扎一样痛的,叫瘀血作痛,单味红花跟酒一起煎,喝上两三次它就通了,就像家里有一团垃圾,扫帚一扫开就没了。中医认为“怪病多痰”,“久病必瘀”,凡是疾病迁延不愈的到后面它就容易有瘀血。所以祛痰湿和化瘀血是两条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很好的出路。瓜蒌祛痰湿,红花祛瘀血,四逆散引药到肝胆,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为肝胆火盛、湿热内郁,也就是说一个人平时脾气比较急躁,喜欢生闷气,且身懒动,日食肥甘厚腻,湿与邪气、痰浊沆瀣一气,聚众为乱就容易发为带状疱疹。而且带状疱疹的后遗疼痛,常会有一种肌肉紧缩抽着痛的感觉,观大地草木,因风而动摇,这种风是自然界的风,是外风,还有一种风是内风,内风是肝,肝在身体里刮起来的风,叫“肝风内动”,所以凡是这种风驰电掣的抽痛都要治肝,而四逆散是专入肝的良方。此外,它还能在药物的层面上帮你宽胸解郁,无论是疾病本身带来的烦恼抑郁,还是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造成的不愉快导致雪上加霜的,四逆散用上,就等于是在调畅情志,情志一调百病消,心态好,病魔没有兴风作浪的道理。加丹参、威灵仙是为何?诸疮痛痒皆属于心,我们常说患病患病,你看这个患字是不是心往上串。这带状疱疹又叫蛇串疮,长期串上串下的,就容易得各种奇奇怪怪的痛痒疮之病,所以要看到心血脉的通畅与否,不通则局部疼痛,局部鼓包。有一个词叫赤血丹心,你看丹参红赤红赤的,它是入心的。而且凡名字里带参的,它都是可以补的。丹参善走,它能活血化瘀,性偏凉,它又可以清心除烦,民间郎中常用它来治疮,这种疮,色红,疮头要高出皮肤,像背疮、痤疮,以及各种无名肿毒,效果非常好。总之,丹参血热可清,血瘀可活,血虚可补,一句话就把它讲透了。所以你看,方子虽然简单,却是心肝痰瘀并治,四逆散和丹参、威灵仙治心肝。瓜蒌、红花医痰瘀。心肝痰瘀去净,那疼痛啊就根除。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bshuangle.com/hyjj/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