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ldquo不可战胜rdquo

白癜风病的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jc/191029/7572162.html

年4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1点25分左右,人类面对了历史上第一次七级核事故的考验(第二次是福岛核事故)。这次事故的起因是苏联为了测试核电站的备用发电机能不能在主发电机停电的情况下顺利启动,给核反应堆持续供给冷却水。然而一系列错误导致了这场测试成为了一场灾难,这其中的细节我们暂时按下不表,这不是这一期的重点。本期的重点是要讲一讲,事故发生后苏联的一系列应对与事故发展。

历史学家经常唠叨:“人们读历史,就是为了在过去中找到现在的答案——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或许我们这一次回顾苏联的问题,也能帮助我们找到今天的答案。

爆炸发生后,当天1:26:03核电站发出火警信号,之后消防员迅速赶到并投入灭火。这些英勇的消防员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死战不退,至6:35所有火灾被扑灭。不过首批参与灭火的人中有28人在三个月内死于急性辐射病。由于这些消防员遭受到了过量的核辐射,使得他们本身也成为了辐射源。为了避免他们的遗体持续造成辐射污染,所以他们死后被装在铅制的棺椁内,并被封于混凝土中。

事故发生之初,当地官员隐瞒了真相,甚至第一批参与灭火的消防员并不知道核电站的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只当是普通火灾。其后,当火灾被扑灭之后当地又向上报告说“事故已经得到了完全控制”。

实际情况是爆炸发生后,当时在现场附近的村庄测出了致命量数百倍的核辐射,而且辐射值还在不断升高,但这还是没有引起重视,专家宁愿相信是测量辐射的机器故障。莫斯科的核专家和苏联领导人最初得到的讯息只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没有爆炸”。

但这仍然引起了苏联官方的重视,爆炸3个半小时后,约凌晨5点,苏共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被叫醒,告知切尔诺贝利电站发生火灾;10小时后,莫斯科成立特别委员会,事故后当天20时,莫斯科派遣部分特别委员会成员先行到达现场,苏联政府终于明白事情远比他们想像的严重。

爆炸后18小时后决定必须紧急疏散电站旁普里皮亚季市的居民;次日上午通知全市居民每人有2小时准备时间,只能携带有限物品如证件、贵重物品、儿童允许带一件玩具,不需要带货币、冬衣;在事故发生后34小时,调集的辆大客车开始疏散居民,政府也派出军队强制人们撤离,至下午2点,事故36小时后,约3万5千居民全部撤离,部分人在撤离前就已经吸收了致命量的辐射。由于苏联政府担心引起人民恐慌,所以居民并没有被告知事情的全部真相。

但是此时摆在苏联人面前的问题就是由于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尘埃已经大量扩散到了空气中,如果人有事情发展,那么不仅仅是苏联,而是整个欧洲东部都会暴露在放射性尘埃的污染下变得不适宜人类生存。实际上苏联官方一直想隐瞒这一消息,直到法国,英国等国家在从苏联飘过来云中发现了大量放射性尘埃之后,苏联官方才不得不承认了这个事实。

不过,此时的苏联已经被整个动员起来了,余名直升机飞行员将五千吨硼砂投向了爆炸的4号反应堆,成功的阻止了核辐射的进一步泄露。然而,四号反应堆内有足足五吨的铀,并且这个反应堆刚刚投入运行没多久。相比之下,二战中美军向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里参与核爆的铀仅仅只有一公斤多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部分专家估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广岛原子弹的多倍的原因。

但是更大的危机是反应堆因为硼砂的阻挡,热量无法散发,逐渐开始熔穿反应堆下面的混凝土底板。之前为了灭火,电厂工作人员和消防员在反应堆底下的地下室内灌满了水,如果反应堆内的熔岩接触到了这些水,高温就会使得这些水急速汽化,而在地下室密闭的空间内这种汽化将不可避免的造成蒸气爆炸,后果就是三百公里内一切生命都会被抹去,包括乌克兰首都基辅也会从地图上彻底消失。

此时三位电厂的工程师站了出来,他们将进入地下室打开排水泵,将水抽干。他们防护非常有限,仅仅只是在潜水服的胸口上装了一块薄薄的铅板,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跟裸奔也没有区别。好在他们靠着智慧和运气成功的完成了任务,并且都活到了21世纪,他们分别是阿纳年科、巴拉诺夫和别斯帕罗夫。巴拉诺夫在年死于心脏病,终年65岁,而另外两位在阿喵查到的信息中,直到年仍然健在,现在也应该建在。

不过事情到了现在还没有结束。炙热的岩浆仍然可能继续熔穿地下室,污染地下水,使得整个乌克兰与白俄罗斯都可能再无地下水水源可用。因此,必须要想办法冷却熔岩。苏联紧急动员了几千名精英矿工,在反应堆下方挖掘隧道,5月4日起,石油钻机从侧向钻入反应堆地下,每天向里面注入25吨液氮,使得反应堆地下土壤冻结在零下摄氏度左右,避免反应堆炉芯熔融物不断下降污染地下水。

解决了这些火烧眉毛的问题之后,善后工作也要持续展开。苏联决定建造一个巨大的石棺封住4号反应堆。但是由于之前爆炸将许多放射性碎片抛的到处都是,要建设石棺封住辐射就要清理这些碎片。最艰难的工作在反应堆的屋顶。在不知道多少伦琴的辐射量之下(因为测量仪器已经爆表了,读数只到伦琴,真实辐射量已经不得而知了,辐射量超过伦琴就是绝对致死量,1伦琴等于10毫西弗)连遥控机器人的电路都受到了破坏,不得已有名苏联士兵穿戴防具,在致命的屋顶上工作不超过90秒,用铁锹等工具将散落在屋顶的放射性碎片扔进反应堆内。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受到了致命的辐射。但是他们的努力是很有意义的,至当年十月,所有放射性碎片被清理干净,两个月后,一号石棺盖在了反应堆上,恶魔终于被关在了牢笼内。进入21世纪后,新建的2号石棺又盖在了旧石棺上,从此确保人类整个21世纪都不用担心切尔诺贝利的核电站辐射泄露。

这场事故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起初由于地方官僚的隐瞒与不作为,使得灾难被扩大化了,许多当地居民没有得到及时的疏散,以至于扩大了无数倍辐射病的受害者。但是,当苏联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整个国家被有效的动员起来了,此次救灾苏联动员了约百万人(事故后,被授予切尔诺贝利事故抢险奖章与勋章的人数大约就是60万),直升机,卡车与火车等交通工具,各种救灾相关物资难以计数,同时还疏散了几十万居民,核电站方圆三十公里内都被彻底封锁。

当初西方预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影响可能波及数百公里范围,但是苏联却将范围缩小到了30公里。如今,一个比苏联更加强大,更加团结和更具有韧性的国家不可能不如当年的苏联。

图源:新华网

回顾人类的历史,天灾人祸以前有,现在有,以后也免不了会有。灾难的恐怖景象会让许多人丧失理智,去责怪,去埋怨,去寻找一个可以撒气的“坏人”。这样的简单情绪煽动当然可以极好的赚足眼球,吸引流量恰饭。但是情绪宣泄完之后除了一地鸡毛,还能留下些什么呢?现代人类社会进步不是靠谩骂,而是靠冷静和理性的思考,还有无与伦比的勇气。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在面对最危险的工作时,那三个进入地下室排水的工程师是自愿参加任务的;精英矿工们不顾辐射,在炎热的地下隧道赤身挖掘;清理屋顶致命辐射碎片的时候由带队的塔拉克诺夫将军与政委带头,党员先上。

冷静思考,沉着面对,就不会有过不去的坎。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事后就不应该追责,反思。相反,我认为只有从过去中吸取教训,才能是我们进步。受篇幅限制,本期先说到这里,下一期我们讲一讲汤姆克兰西小说《全境封锁》(一部描写美国爆发疫情的小说)里带来的冷静思考后的反思与教训。

最后说一句,想尽快看到下期的读者老爷和小仙女们,请素质三连来崔更吧!

呜喵王文和

喵微言轻,感激谬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hbshuangle.com/hyjj/5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