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的正确打开方式
中国癌症发病情况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癌症大国。我国肿瘤发病率逐年递增,根据年国家肿瘤中心及WHO最新数据: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万,占全球21.8%,死亡人数占全球26.9%。
从发病年龄看,40岁之前癌症发病率非常低,但40岁以后,曲线突然快速增高,到80岁左右到达巅峰值。那为什么癌症从40岁以后高发呢?
因为癌症最大的危险因素,不是基因、也不是环境或者生活习惯,而是时间。年龄越大,人体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基因突变的概率就越大,正常基因转化为癌基因的概率就越高。
生命,就是一种癌前状态。我们每个人都暴露在患癌的风险之中,罹患重疾(尤其是癌症),不仅是个概率问题,更是一个时间问题,所谓“寿则多辱”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大家有没有一种疑惑: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中晚期?这是因为人自带一种“超能力”:代偿机制。这种超能力非常强大,如果我们身体某个部位出了问题,这个器官剩余的组织会加大工作力度,代替补偿除了问题的部分工作,几乎所有的慢性病在早期都没有症状,等出现明显症状,说明代偿失效了,医院检查,就已是疾病中晚期了。划重点:
所有的慢性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经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慢性发展,再突然发现。其实身体是给了我们时间的,这也是早期筛查非常必要的原因。
美国癌症病死率情况
我们先来看三组数据:
(数据源于年1月发表在"ACancerJournalforClinicaians"/《临床医生肿瘤杂志》的一篇文章)
-年美国癌症病死率趋势图
无论男女,癌症病死率在年达到顶峰,之后逐步稳健下降。
美国男性癌症病死率趋势图
1、-年,肺癌病死率下降48%;
2、-年,前列腺癌下降51%;
3、-年,结直肠癌病死率下降50%左右。
美国女性癌症病死率趋势图
1、-年,肺癌病死率下降23%;
2、-年,乳腺癌病死率下降40%;
3、-年,结直肠癌病死率下降50%左右。
几乎所有的慢性病(尤其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多可以“治愈”,但到中晚期,花费大、且治疗效果差,更重要是病人遭受的痛苦也大。
03
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筛查?
世界范围内推荐的筛查年龄:50岁以上。然而这些年癌症年轻化,越早发现获益越大,所以建议第一次精准疾病筛查的年龄在40岁。
具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如家里有直系亲属患癌,建议病人子女把病人发病年龄减去15岁,作为子女开始筛查的年龄。比如,王女士的母亲在50岁被查出结肠癌,那么王女士就应在50-15=35岁时开始筛查癌症。
年6月德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报告称,如一人的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姊妹、异父或异母的兄弟姊妹)患有结肠癌、直肠癌,建议这部分高危人群从25岁开始定期接受肠镜检查。
查什么?
薄世宁医生的最经济、高效、获益最大的筛查建议:
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2种病毒:HPV病毒、乙肝病毒;
3种必要检查:
以下5种高发性癌症的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可达到长期生存:
胃癌、肠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应针对这些疾病做什么检查呢?
1
人的胃是非常强悍的器官。胃酸可以杀死几乎所有进入胃里的细菌,唯独幽门螺旋杆菌除外。一方面幽门螺旋杆菌可分泌碱性物质,中和胃酸,达到保护效果;另一方面,幽门螺旋杆菌表面有一根长长的鞭毛,可以帮助它钻到胃粘膜下面,引起慢性炎症,炎症持久就会转化为胃癌。
检查方法:C13呼气测试。这种测试无论假阳性率还是假阴性率都很低,敏感性、特异性都很好,操作简单。建议18岁以上的成年人都做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如常有口腔异味、胃部不适、、反酸嗳气、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以及不明原因贫血的人,更应该查。
只要治疗后病菌消除,再被传染的几率就很低。医院,医生使用四联疗法,让病人口服2周药物(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丽珠得乐),多数人群可清除。
从核保角度出发,如受保人的体检报告里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即有感染),那么配置重疾险或医疗险都会有胃癌不保的除外条件,建议治疗好后再投保。
2
无论是胃癌,还是肠癌,早期都有癌前病变。如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就是腺瘤性息肉。肠道上的息肉从小腺瘤越长越大,最后会发展成晚期结肠癌。这个过程大概会经历15-20年。如果早期切除息肉,患癌率会大大降低。小息肉在做胃镜、肠镜时可用钳子直接夹下。
筛查建议:40岁开始,每3年做一次胃镜,5年做一次肠镜。如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初筛年龄提前到30岁。
关于肠镜、胃镜:
1、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结肠癌的癌前病变,切除就没事;
2、多发性息肉和体质有关,需定期复查;
3、如胃肠镜未发现胃溃疡或息肉,可3-5年复查;
4、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去除息肉,可避免多数的胃癌、肠癌。
3
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肺癌都是双第一。中国肺癌5年生存率仅16%左右,但如果早筛查、早处理,5年生存率可提到70%以上,近年来数据表明甚至可达90%以上。
以前,世界范围内推荐用胸部X光片作为肺癌筛查手段,但X光片是整个胸廓全部组织的透射影,所以早期发现问题的可能性小。研究表明,用CT可发现的肺部小的病变,76%的胸部X光片发现不了。因此,目前世界范围内推荐的肺癌筛查手段是低剂量肺部CT。
INFO
低剂量
一次的照射剂量相当于常规CT的1/5左右。而清晰度可达到X光片的4-10倍,可发现直径最低3-5㎜的结节。且因照射剂量低,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是安全的。
肺癌的发展过程:从肺里开始出现早期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到原位癌这个过程需3-5年;原位癌到浸润癌大概会经过5-8年。浸润癌就很难治疗了。
肺癌高危人群:50岁以上,至少合并一项危险因素(吸烟≥20包年、被动吸烟、有职业暴露史、有慢性肺病史......)
INFO
吸烟20包年
如果每天吸烟1包,连续吸烟20年,就是吸烟20包年;如果每天吸烟5包,连续吸烟4年,也是20包年;以此类推......
虽指南推荐筛查肺癌的年龄是50岁以后,但这些年中国肺癌有了新变化,比如女性肺癌增多、非吸烟者也得肺癌、腺癌的发病率增高......所以推荐筛查年龄提到40岁,条件允许,可每年做一次肺部低剂量CT(元/次)。
关于低剂量肺部CT:
1、每4人体检就会有1人发现肺部结节,90%以上良性;
2、结节越大,癌变几率越大;
3、通常体检机构很难判断结节性质,医院呼吸科或胸外科就诊。
4
HPV病毒有多种,可引起宫颈癌的病毒类型称为“高危型HPV”,最常见的是16、、18、31、33、45型。几乎%的宫颈癌都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只要没有HPV感染,就不会得宫颈癌。
筛查方法:1、HPV病毒;2、TCT(基液薄层细胞检测)
关于宫颈癌筛查:
1、没有HPV感染,就不会有宫颈癌,因此推荐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
2、即便感染了HPV病毒,也只有少部分人会进展为癌症。多数HPV感染是可以治愈的;
3、检查报告上显示CIN(宫颈上皮内瘤变),就表明有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医院积极治疗。
推荐阅读我的另一篇科普文:《HPV疫苗里的2价、4价、9价到底是什么?》
5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在我国,乳腺癌5年生存率已提高到83.2%,但距欧美国家的90%还有差距。我国乳癌早期发现率不足20%,而西方国家早期发现率是80%。
筛查方法:1、钼靶检查;2、超声波。
国际上推荐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作为乳癌的筛查手段。钼靶检查的优势在于能发现细小钙化,而超声波很难发现;但超声的优势在于便宜、方便、无放射线,也可发现很多早期病变。中国女性乳腺容积相对西方女性小,偏致密,钼靶透过度会变弱,仅用钼靶不适合中国女性。因此,超声筛查具一定价值。
建议:年轻女性做超声;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钼靶联合乳腺超声检查,必要时可辅助磁共振;对于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推荐钼靶+超声。
在女性的体检报告中,乳腺增生是非常常见的体检结果。健康险投保时需申报该病况,保险公司会根据进一步的检查判断其性质,结果不同,会给出不同的核保意见,比如有乳腺结节或乳腺纤维瘤,通常会有乳腺癌除外的条款;如果是正常的女性经期增生,则通常会给到完整的保障。
谢谢您的阅读!
精彩回顾
1.如何科学配置宝宝的教育金?
2.人生最大的风险,是拖延
3.为什么离了婚,前任还可以拿走你3/4的钱?
4.赴港投保指南
5.你家有皇位要继承吗?没有,但有一套房
转载请注明:http://www.hbshuangle.com/zlgc/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