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mpG极端化的后遗症才是更坏的
说明:
标题DG的写法是不对的,纯粹为了缩短标题才这么写,见谅。
一个意大利脾气差、缺乏情绪管理的嘴臭设计师所点的这把愤怒的火,不止烧了自己,最终波及到难以想象的境地。
DolceGabbana被指辱华的筷子视频,已经被解读出了带有人种歧视的性暗示;
网友从攻击DolceGabbana,已经延伸到攻击拍摄这则视频的模特,在社交媒体上对她进行侮辱;
许多网友得出结论,老外喜欢用细长眼睛的中国模特是因为对中国固有的歧视。
瑟瑟发抖吗各位时尚圈的朋友们?
我瑟瑟发抖。
我曾经最喜欢的模特是吕燕,第一次见到她,扭捏了20分钟都没敢过去打招呼而被媒体同行嘲笑。我喜欢细长眼睛的模特是不是我对中国有歧视?
我还超级喜欢戴文青木,她的脸很平很亚洲,眼睛又小又吊梢,是不是我歧视亚洲人种?
更瑟瑟发抖的是,以前我在报社任职的时候,做过几年一个名为“走走停停”的栏目,带着模特去南京各处拍时尚大片,将旅游和时尚结合的一个原创栏目,当时做这个我还挺得意的。有一次好像是去六合,在一个农家乐吃完中饭,刚好模特往那一站我就觉得那种反差特别好看,尤其与店里两位妇女一起时,农村的质朴气息和时尚的对比极其强烈,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我们拍了那样一组照片,你们应该能想象得到吧,一个镜头里有两位打扮朴素的农妇,也有时髦的模特,还有淳朴的平房,门口还挂着玉米。我很喜欢这组照片,被我们临时拍摄进来的两位妇女也很开心,非常配合。
可是,我现在瑟瑟发抖,写过不少批评稿,万一得罪了谁,这组片子被挖出来说我辱华,虽然我不是摄影师只是统筹整个拍摄的人,但按照现在的波动幅度,职业生涯差不多就到此结束了吧。
我辱华了?首先在我眼里,农妇不代表经济低下,不代表落后,从视觉上来说纯粹喜欢这个反差感,以及不同的美——时髦的美和质朴的美。你可以认为拍得不好,拍得不美,但一扣上辱华的帽子,后果非常严重。
以前我们的片子,摩登与民俗的碰撞,摩登与市井气息的碰撞,时尚与古老优雅的碰撞,都是常用的拍摄手法,这也不是我常用的,而是时尚摄影中经常出现的,因为矛盾感是一种很容易激起创作欲望的东西。
再说模特,时尚行业中,总是会去寻找特别的美感,不是说大眼睛不好看,恰好有时候代表更常见的美感的东西,不容易在时尚行业受青睐,这也是为何超模与明星的外表会有较大区别。不是非要说大眼睛高鼻梁就不好看,偏好不同罢了,谁也别diss谁。
年初,我去讲过一次课是关于时尚品牌的新媒体传播的,当时DolceGabbana被认为辱华的第一组大片刚刚出现不久,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是不认为这组片子有刻意辱华,只是拍得确实很一般罢了,但是我跟大家说,千万不要再尝试做这样的拍摄了,因为你搞不清楚是不是会惹上麻烦,以防万一的办法是不去触碰。至于说我公开写文去表明态度,认为DolceGabbana那组片子没问题?不好意思,我不敢。
作为新媒体从业者,看了太多被挑动情绪的网友是如何“搞死”一些人的。
不久前,DolceGabbana被指辱华的视频出来时,我还特意去找来看了下,看完的真实感受就是,设计师想用幽默、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文化的碰撞,以为这种无厘头的呈现能吸引年轻人,可最终成品非常无趣,也很没有创意,不知道怎么通过审核的。辱华?DolceGabbana品牌方脑子被们夹坏了吗?这组视频就是给后来的秀做宣传的,他们会特意拍一个辱华的视频来激起民愤?
上周事情发生后,好多读者让我写,我不敢写,因为我没法写假话,那就干脆闭嘴。刚好有位长期在国外打拼的设计师来家里吃饭,从头到尾跟我聊这事,他也是认为DolceGabbana的视频没有辱华,坏就坏在说的那些话。他对这样一个有着独特地位的品牌的现状感到遗憾。我当时就警告他,这话你在我家说可以,千万别公开说。
没想到,才一周时间,这个事情的后遗症已经蔓延到更远更广的地方,按照我以前的脾气来说,那干脆还是避之不谈嘛。
昨天在微博上刷到一件事,一位网友指责一张插画让他不舒服,因为图中一男一女,女的弯腰在货架(或者书架)找东西,离她至少几人远的男青年则是站着找书。这名网友觉得不舒服的地方在于,这张图有性暗示,以及侮辱女性。(找不到这个图了,当时在火车上翻微博随手翻到的)
我真的太惊讶了。这个关于插画的指责与对于时尚创作的指责难道没有关联吗?
我在想,下一次,如果再上关于时尚品牌新媒体的课,该怎么说案例,是不是干脆劝大家以后做任何拍摄或者营销的时候,千万别涉及传统文化,如果要涉及就只能伟光正,只能用大众都能理解的通俗风格,千万别搞创意,搞不好就把自己搞死了。
还有,是不是也应该警告设计师,设计中国传统元素的时候,千万要小心,性感、幽默、朋克、街头、嬉皮等等,都别做了,只能优雅,只能纯漂亮。
以及,大家也别再用大平脸、细长眼睛的模特了,搞不好要扣上对中国人狭隘的印象。
这才是DolceGabbana事件真正的更坏结果吧。
DolceGabbana的设计师自己说错了话,他活该要遭受后来的种种对待,活该要让品牌背上那么重的经济损失,无法避免,也给其他海外品牌敲响警钟,但是这种警钟不是艺术创意自由度的丧钟啊。
艺术创作要不要有道德底线,当然要,必须要,大是大非面前人人都得有清醒认识,但是,如果这根底线被抬高到捆着手缠着脖子,还谈什么创作。无论是设计、艺术、文字创作,难道现在捆得还不够厉害吗?
想想在网络发达之前,JohnGalliano给Dior设计的采用大量旗袍元素的系列,那么性感,那么妖娆,若是那场秀在今天走,会不会被认为是辱华?不要以为这不可能发生,别忘了几个月前,一位国外网友穿旗袍的照片被网友漫骂辱华的科幻事件。
采用中国传统元素,设计出并不优雅,并不伟光正但很有创意的例子非常多,我还是不要举例子了,万一给他们带去锤子怎么办?还有时尚摄影中,采用市井与摩登对比的例子超级多,以及,拍摄得阴暗、忧郁的气质也很多,一旦涉及到中国元素,是不是也辱华?以后大家应该都不敢拍了吧,都拍伟光正,都拍优雅大气上档次。
更可怕的是,在这个事情蔓延的过程中,有多少媒体以煽风点火的姿态出现,摈弃专业性,仅仅从投群众所好的角度,顺着情绪摇旗呐喊。
你这会或许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别急啊,这样的势头,终有一天,你的行业,你的创作如果没有随大流,没有随“民意”,没有伟光正,很有可能会被扣上一个罪名。那时候,我就像这回一样,压根不敢在第一时间发声,更何况,说了也没啥用,还得“挨刀”。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后台
在公号回复商务合作查看明细
谁是文刀米?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有惊喜,
内含所有文章的介绍与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bshuangle.com/zlxg/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