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普15岁参军,19岁嫁许世友,养育7个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年,许世友将要赴朝鲜作战,临出征时,妻子田普即将分娩,作为军人的妻子,田普并无怨言,她只是深情地要求丈夫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取个名字。许世友豪爽地说,生女就叫“抗美”、生男就叫“援朝”。送将军出征的这顿晚饭,田普加了四个菜、一壶茅台酒。看到酒,许世友笑了。而当许世友凯旋时,儿子小援朝已经3岁了。

世人都知道开国元勋许世友的英勇事迹,但他和妻子田普之间的爱情故事,也一度被人津津乐道,并流传至今。红色女子田普,用一生的浪漫和执着,在乱世为许世友守候一方宁静的角落。

许援朝

命运多舛

年,田普出生于山东省莱阳市沐浴店镇西朱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中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田普原名叫田明兰,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胶东农民,母亲则是个既能主外又能主内的强势女子。

原本,一家人虽然清贫,但脚踏实地地生活着,自有自己的平静和快乐,女孩田明兰最喜欢的事就是在乡间的小路上追着蝴蝶跑,玩得筋疲力尽时就跑回家。那些像碎片一样的细密时光,是被缝起来的欢乐日子。可在田明兰7岁那年,父亲突然生急病去世,全家的生活像一瞬间陷入灰暗之中。

田明兰和母亲一起艰难度日,她帮母亲种地,小小的身躯被笨重的锄头压弯。从前的快乐离她越来越远,直到再也找不到。小小年纪就失去父亲的她,也早早就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性子比别的孩子要早熟得多。

可在那个吃人的社会里,底层人民尽管拼命想要活着,终究还是逃不过苦难的深渊。9岁那年,田明兰强势的母亲还是对现实低了头,为了母女俩都能活下去,母亲含着泪将田明兰送给了一户人家当童养媳,自此,田明兰再鲜少见到母亲。

田明兰

若说生活的种种艰辛,田明兰还能撑下去,但远离亲人、寄人篱下的痛苦,是日夜折磨着她的。

那户人家待田明兰不错,但田明兰始终觉得自己没有一种归属感。稍稍年长懂事了一些后,田明兰打从心里不愿意嫁给一个与自己毫无感情的人,那种受人摆布的婚姻是她一想起来就觉得受不了的,一眼就望到头的日子,也绝对不是她想要的。

年,八路军第五支队到达田明兰的家乡西朱兰村进行抗日宣传,并鼓励村民踊跃报名进入八路军革命队伍。早就很久以前,田明兰在村子里就听说了许多红军的英勇事迹,她也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身着军装,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女战士。没想到,15岁的她竟离梦想这么近。

那年,田明兰毫不犹豫地毅然报名参加八路军,这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

许世友的两段婚姻

年轻的田明兰加入八路军后,先是在第五支队被服厂当工人,后被调入宣传队进行宣传演出工作。她虽没有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女战士,但她也十分热爱宣传队的工作,在各地奔波宣传演出。尽管没有直面战场,但这也是用另一种方式在为华夏千千万万的人民而战。

加入八路军后,田明兰觉得自己的前路光明了许多,她对于党,对于八路军,对于革命的信仰,也越来越坚定。从一个农家女子到八路军的一员,田明兰更是在艰苦奋战的岁月中渐渐养成了坚毅勇敢的性格。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田明兰何曾想到,自己还会在八路军里会遇见一生相随的情缘。

开国元勋许世友出生于湖北麻城县乘马岗区(现属河南新县)一个农民家庭,和田明兰一样,也是贫苦农民出身,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8岁那年进入嵩山少林寺学武,后参加农民革命运动,并加入了红军。

许世友

凭着高超的武艺和不畏死亡的英勇精神,许世友在红军中屡立战功,连连升任。在建设革命根据地的战争中,许世友曾七次参加敢死队,四次负伤,为革命从来都奋不顾身。在长征中,他以坚毅的气概频繁与敌人作斗争,为红四方面军渡过艰险、北上甘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抗日战场上,许世友更是带领军队全力以赴与敌人作斗争,屡屡给日军以重击。到后来,敌人一听见许世友的名字都胆颤心寒。

在战场上,许世友是威风凛凛的将军,是让敌人颤抖、让战友崇敬的英勇战士,可在婚姻里,许世友却深感缺憾。

年,许世友就在母亲的操持下,与一个年长他4岁,勤劳本分的邻村女子朱锡明结婚。虽是母亲安排的婚事,许世友却也喜爱这个安静秀丽的女子,两人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新婚日子。好景不长的是,许世友在结婚不久后就接到了前线的紧急作战命令,不得不告别母亲和新婚妻子,到前线去打仗。

许世友的母亲

朱锡明为许世友生下了一个男孩,一直在老家与婆婆一起守候着丈夫的归来。造化弄人的是,年,“白色恐怖”降临,作为红军妻子的朱锡明被白匪军逼迫改嫁“良民”,否则就要将其杀死。朱锡明带着孩子和婆婆东躲西藏,直到被敌人发现时,她仍是誓死不从。婆婆则劝她说:“不知道我儿子是否还活在世上,为了把孩子拉扯大,你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啊……”朱锡明无奈,带着孩子改嫁给了一个屠户为妻。

许世友在兵荒马乱的年岁里完全无妻儿的音信,战友王建安告诉他,他的妻子已经被保密局的人杀掉了,他便也逐渐相信了妻子已经不在人世的消息。

在王建安的撮合下,许世友跟大胆而泼辣的女县长雷明珍结了婚。两人在长征中一起跨越荒无人烟的大草地,一起捱过严寒风雪,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分居两地时,夫妻俩的感情也没有减弱半分。

可在年,因为西路军在前线战败,有人将许世友带领的红四军与张国焘的错误扯到了一起,被批评的许世友深感委屈和愤怒,因为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他又做出了秘密准备把红四军带回四川打游击的幼稚举动,震动了上级,因此被关押。

许世友和田明兰

被关押的许世友极其渴望得到妻子雷明珍的支持,让人捎口信给雷明珍,可到头来等来的只是雷明珍的绝交信:“许世友我恨你!我决不爱一个反革命分子……我坚决要求离婚!请你签字。”许世友一瞬间如五雷轰顶,颤抖着念道:“明珍,我没想到你这么绝情。”随即便写下了“坚决离婚”四个字,发誓从此与雷明珍一刀两断。

不久后,许世友的冤屈被妥善解决,他又可以开始带兵打仗了,雷明珍对自己当初冲动的行为追悔莫及,数次给许世友认错并提出复婚,可固执的许世友坚决不同意。雷明珍追到了太行山,但终究还是没能挽回许世友。

许世友在战场

就这样,许世友的第二段婚姻无疾而终。后来,许世友的名字被登在报纸上后,老家的人才知道他并没有牺牲,但彼时他与原配朱锡明,已无法再走到一起。许世友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后,母亲常常念叨着朱锡明这个儿媳妇如何如何好,怎样撑起一个家,怎样孝敬长辈,含辛茹苦养着孩子,苦等着丈夫回家。许世友听到这些,也只能叹息。

在与雷明珍断交后,许世友去了山东,在那里,他遇见了田明兰,续写了第三段情缘。

美好姻缘

年,许世友带领军队在胶东一带横扫敌伪,彼时他36岁,孑然一身,因生活无人照料,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衣服破了许久也没去缝制,脸上胡子拉碴的,活像鲁智深。他的许多战友和部下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许世友和战友

后勤部长高山大热心地替许世友物色姑娘,他将几个姑娘的简历说给许世友听,其中就有17岁的田明兰。

说到田明兰时,高山大拿出一双布鞋对许世友说:“这布鞋就是田明兰做的。”许世友接过去看了看,发现这一双简单的布鞋,却做得精致紧密,深感做这鞋子的人必定细心而稳重。高山大还想继续说田明兰的情况,许世友摆摆手说:“不用了,你光跟我说她的情况,有没有跟人家说说我呀?”高山大笑着说:“你的情况还用说吗,这里的人都知道了。”“我是说年龄,人家还是年轻小姑娘,我可是大老爷们。”许世友说道。高山大说:“你不是说婚姻自主吗?说不定人家小姑娘同意呢!”

当旁人告诉年轻姑娘田明兰,要给她介绍的对象是许世友时,她只笑着点头说:“可以先谈恋爱试试。”她早有听闻许世友的种种传奇故事,知道他身怀盖世的少林武功,知道他曾七次参加敢死队,知道他在十年征战中击毙的敌人就有一千多,知道他曾孤身入敌阵,手握驳壳枪,连连击倒白匪……她也知道许世友曾有过两个妻子,比她大了19岁,但她只觉得,真正的爱情可以不在乎这些。

许世友和田明兰

在高山大的热心搭桥下,许世友和田明兰两人正式相识了。第一次见面时,他们也只是无所适从一般地握了握手,礼貌地互道一声:“同志好。”这一声短短的问候,却延续了两人美好的情缘。他们彼此都是穷苦农民出身,又同样幼年丧父,早早就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因为相似的童年经历,让他们谈起过往时都萌发出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之感。

虽然许世友和田明兰的年龄相差了19岁,但他们在一起时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并且对彼此都有着好感。田明兰一直将许世友当成英雄偶像般的存在,崇拜他、羡慕他。许世友念田明兰的凄苦身世,更欣赏这个年轻女子身上的坚毅和倔劲儿。情投意合的两个人,在相识不久后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定情之后,心灵手巧的田明兰为许世友再做了一双精致的“拥军鞋”,许世友则送给田明兰一颗子弹头当定情信物。许世友对她说:“我一无所有,这颗子弹头是在参加万源保卫战的时候,留在我身体内的,我用尖刀将它取出来,便一直将它带在身边,现在送给你。”

看到这件不寻常的礼物之后,田明兰的眼睛湿润了,她对许世友说:“以后看到这颗子弹头,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相信你一直在我的身边。”她小心翼翼地藏着这颗子弹头,无论往后余生历经多少风霜岁月,她都好好地珍藏着,至死时,这颗代表着英勇,代表着跨越生死的爱意的子弹头,都还在她的怀里。

许世友

年春暖花开之时,许世友和田明兰举行了婚礼。那年,许世友38岁,田明兰19岁。婚礼只在户外的一片草地上,十分简单,没有宴席,没有鞭炮,有的只是一包喜糖,一杯清茶,以及一帮生死之交的战友。新郎和新娘没有威风的西装和华美的婚纱,但挺拔的军装就已足够彰显他们的风采。新娘头上戴满了鲜花,那是最自然、最纯粹的美丽。

在这场婚礼上,许世友表演了一套精彩绝伦的少林拳。还拔出枪来展示了他高超的枪法。许世友是“少林高手”,这谁都知道,他率领部队所向披靡,常打得敌人落花流水,这也是人人都清楚的,但他的枪法如何,知道的人便不多了。

许世友走到田明兰面前,对她说:“小田,你来当我的助手吧!”田明兰欣然应允。他们走到一个更空旷的地方,只见许世友离新娘五六步远,冷不防拿起枪来,对着新娘的方向“叭、叭、叭”开了几枪,一瞬间,新娘头顶上和肩上的鲜花全都掉落下来,她本人毫发未损。

田明兰

在场的来宾,看了许世友这场别开生面的枪法表演,全都热烈地鼓起掌来,无不被其折服。多年以后,这场婚礼还是被人津津乐道。而在婚礼当天,田明兰就已放心将自己的命交给许世友,即便面对他的枪,她也相信他不会伤害她半分。

结婚后,许世友对妻子说:“你现在是我的妻子,但更是一个普通战士,你以后就改叫‘田普’吧,这样会时时提醒你自己是普通一兵,而不要有特权思想。”从此,田明兰变成了田普,这个名字伴随了她一生。

许多年后,田普扶着许世友的灵柩回他的河南新县老家(原属湖北麻城县)时,见到村口的牌子上赫然写着“田普村”,她这才明白,许将军要她改名,是为了提醒自己不忘家乡、不忘亲人、不忘革命的初心。田普落下泪来,喃喃自语道:“老家伙,你骗了我一辈子呀!可我心甘情愿被你骗。”

许世友之墓

情深如许,相濡以沫

结婚后,田普跟着丈夫南征北战,吃了许多苦,但她一直心甘情愿地在丈夫身边做他的秘书,也做他坚强的后盾,帮助他管理军务,也替他打理生活。许世友也一直觉得,有田普在自己的身边,自己就是心安的。在那动荡的年岁里,夫妻两人总也免不了有分离的时候,但哪怕相隔两地,他们的感情还是越来越坚固。

在工作之余,没上过学、认过字的田普一直在努力学习,弥补自己在文化上的不足,她刻苦学习革命理论和文化知识,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

结婚后,许世友曾到党校学习了一段时间,期间,满怀思念的田普给丈夫写了一封信:

世友,我把对你的思念化为力量,以笔代枪,学习识字,读完了识解字课本,我很高兴,试着写这封信,祝你平安,保护好身体。

许世友和同学

许世友知道,从未读过书的田普要写出这段情深意重的话,是要花费许多心思的。信上的字虽然歪歪斜斜,但许世友也大为感动,他沉浸于妻子对他深沉的爱意,也欣喜于她的进步,佩服她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

许世友回了妻子的信,还附赠一首诗:相别三日刮目看,难得吾妻书信函。字扭字歪皆是情,化作爱焰烧敌顽。

田普知道她是红军高级将领许世友的夫人,是敌人盯梢、追捕、暗杀的对象,时刻都面临着潜在的危险,但她也毫不畏惧。她曾对战友说:“我嫁给了许将军,就要像他一样勇敢,一样保持着坚定的革命立场,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田普在某一天突然得到了他人的口信,称她的母亲病重,要她赶紧回去看看。田普虽然在被送给别人当童养媳后就鲜少见到母亲,但她还是一直牵挂着母亲,听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后,她恨不得立马就插上翅膀飞到母亲身边。

许世友因有公务在身,无法陪同妻子回娘家,但在临行前,他给了她一把手枪,嘱咐她遇到危险的时候就拿出来防身。

没想到,田普真的出了状况。田普离开两天后,田家就有亲戚急急忙忙赶到许世友处报信,说田普被反动派敌人绑架了。许世友一听,拳头砸在桌子上:“反了天了!我的人居然也敢绑架!”

许世友一家

原来,许世友曾经的手下败将赵保原听闻田普只身回老家的消息后,就潜伏在她回去的路途上,趁机将她绑到车上,想把她送给日寇以邀功请赏。因为军情紧急,许世友派警卫排排长前去营救。田普最终被救了下来,但因为从车上不慎摔下来,田普落下了脑震荡的后遗症。直到晚年,她还是会时常头痛。

许世友对受伤的妻子很是心疼,他火速处理完军务后,立马赶到妻子身边,日日夜夜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给她喂药,替她包扎伤口。他懊恼自己没有陪她回娘家,但田普以微弱的声音对他说道:“你是军人,打仗是你的天职,哪里能为了陪我而懈怠了工作……”有着铁骨柔情的许世友对她说:“从此以后,若有人再敢欺负你,老子一定跟他拼命!”

田普在生活中对许世友的温柔,旁人也是看在眼里的。许世友一向嗜酒如命,为了他的健康着想,田普总是会在一旁温柔而耐心地劝他不要喝太多酒。旁人劝告许世友时他不一定听得进去,但妻子劝告他时,他必定会立刻放下酒杯。

许世友和田普几十年相濡以沫,情深似海,共同养育了七个子女(三子四女),田普虽是大儿子许光的继母,但待他还是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许世友和长子许光

战争时期,田普就一直是许世友身边的秘书,新中国成立后,她则一直在北京政府担任要职。无论何时何地,田普一直都在许世友背后默默支持着他。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田普都是丈夫身边的好帮手。许世友生前曾感慨地说:“田普是我终身的忠实伴侣,来世若有缘,还要继续和她相伴。”

年,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1岁。下葬当天,田普在许世友的遗体旁边放了两瓶他生前最爱的茅台酒、每天随身戴着的手表、他最心爱的双筒猎枪,以及一台他听新闻用的收音机。

田普在许世友的葬礼上泪流满面,她知道总会有这一天,知道总要面对人生中的生离死别,但真到了这一天,她的心头还是涌现出了万般悲痛。和许世友一起走过的,人生的每一幕,都镌刻在她的脑海中,哪时哪刻都挥散不去。

许世友

晚年的田普曾写过一篇关于许世友的纪念文章:“正是在抗日和平的烽烟之中,我们相识了。记得我第一次在胶东五旅见到你时,对你还有些敬畏。但你那传奇般的英雄事迹却深深地激起了我。此后的几十年内,你成了我的严师诤友。”

根据许世友的遗愿,田普将他生前撰写的一些文章汇编成了《许世友回忆录》一书,此书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得以深入了解许世友这位开国将领的一生,也得以窥探那个烽烟弥漫的时代真实的故事。此外,田普还组织了剧组拍摄电视剧《少年许世友》,以此怀念故人。

田普的一生,见证了中国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她的每一步脚印,也是时代的足迹。年,田普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彼时,距离许世友逝世已过去32年。32年阴阳相隔,这对在战火中生发出红色浪漫,并相伴一生的有情人,终在忘川河畔再次续写情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bshuangle.com/zlxg/6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