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子健康成长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
近期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该怎样预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多数病例临床表现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手足口病危害:传染性强,儿童普遍易感,极易引起托幼园所等学龄前儿童集中的机构暴发流行。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病情均较轻微,甚至不需要治疗,7-10天后就可以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出现脑炎、脑膜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容易引起生命危险。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主要侵犯1~7岁小儿。
临床症状: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两者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而且可以是同一个病毒感染的,症状的区别就在于疱疹性咽峡炎只是口腔里有疱,而手足口病是除了口腔之外手、足或者肛门口当中至少一个部位也有疱。在治疗上是类似的。
预防疾病,我们这样做
1.保健医对班级教师进行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预防培训。
2.各班教师按要求进行开窗通风,当雾霾等特殊天气时,及时打开新风系统,每天按照消毒要求对桌椅和床等进行消毒。
3.各班教师严格按晨午检工作要求认真对来园幼儿进行晨午检和全日观察;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指导幼儿认真洗手和饮水,采取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4.幼儿离后对班级进行清洁和消毒。
5.每天对大型玩具和楼梯扶手等进行消毒。
6.每天按时开展形式丰富的户外体育活动,提高幼儿抵抗力。
7.在晨午检中发现可疑患儿及时送保健室隔离;班级出现发热幼儿时,教师及时上报保健室,保健医情况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8.班级出现传染病时教师第一时间通知保健室,并按传染病要求对班级幼儿进行相应的隔离,在保健医的指导下对班级玩教具等进行全面的消毒;在幼儿离园后用移动紫外线灯对班级活动室及卧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家长一起来预防
1.幼儿外出回家或进食前必须督促幼儿认真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指导幼儿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
2.多通风: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
3、保证幼儿的饮水量:周末和节假日幼儿在家时要督促幼儿多饮白开水,尽量少给幼儿喝饮料,3-6岁幼儿一日的饮水量应保证在-ml。
4、规律生活、科学饮食:幼儿在家时尽量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要求进行规律的生活,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保证睡眠充足;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
5、加强幼儿的防护:当家长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尽量与幼儿保持距离,并及时进行开窗通风或者空气消毒;避免传染幼儿。
6、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幼儿在家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当幼儿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时,家医院就医,一旦确诊后必需第一时间告诉本班教师,以便幼儿园及时做好后续的消毒管理。
7、在近期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带幼儿外出游玩时尽量去户外空气流通的地方。
结束语:本期健康专题主要讲述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及预防,保护幼儿健康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预防传染病从你我做起!下期再见!
文章来源:青少年白癜风爱心救助古代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bshuangle.com/zzbx/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