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遗症

面对高考,面对现实,家长们永远是最焦虑的那个人群。优秀孩子的那一批家长,他们的眼光很高,目标很大,视野很宽;成绩平平的那一批孩子的家长则有劲的使不出来,没力气的也就无能为力了,且依然是满脸的惆怅,额头上就是横七竖八又歪歪扭扭地刻着一个“愁”字。怎一个“愁”字了得!数百年前有人感慨,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可好,中年的家长们成了最尴尬的存在,成了最忧愁善感的那些人。

眼瞅着新一年的高考要落幕了,可是关于孩子们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帷幕。一出好戏,正要鸣锣开拔。戏子们已经整理好妆容了。所有的话题永远都是问题。从幕后到前台的距离并不远,但是不好走,那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反而给人更多的压抑感。想要快马加鞭,又担心走过了头去;想要晃晃悠悠,慢条斯理,又害怕一不小心走错了方向,摔了个头破血流。最后,也只好是不紧不慢,而变得不瘟不火,那种状态是极其考验耐心的,因而逐渐养成了拖延症。

高考后最大的毛病就是选择困难症。社会上关于考后填饱志愿问题,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选学校第一,选专业第二。至于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好的大学是走进社会的敲门砖。其一,各个单位或公司大多认识的是学校,而不会先知道是谁,他(她)学的是什么专业。说的俗一点,学校就是个人的面子。其二,优秀大学的学术氛围以及学术资源和就业资源等等都是普通大学所无法比拟的。显然,那便属于里子范畴。但是,其实我们都想多了。绝大多数人其实是没得选的,除了被选择之外,就只剩下无奈了。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别把大学看成人生的必需品,否则关于选择的病症就会变成疑难杂症,无法根治,也影响今后的人生。

学费问题是很多家庭的心病。特别是现在,大学的学费应市场的需求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有些家庭先东挪西借,然后孩子在学校省吃俭用,最后再申请一点助学金,想方设法去保证可以完成学业。好一点的话,能拿到学校的各种奖金,那还真应了那句话,书读得好,就等于赚钱了。但是,很多穷孩子在学校过得是一地鸡毛。其中,有环境问题,有人情问题,有个人问题,其实就因为一个“钱”字。所以,有人不客气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读书像是打高尔夫球,就是富人们消遣和交流的一种方式。等穷人的孩子毕业之后,他已经负债累累了,家徒四壁,甚至某些家庭被硬生生地拖垮了。

当然,考后最可怕的病症是过度依赖症,也都是惯出来的问题。很早以前,我们说过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是最艰难的一代,九零后是垮掉的一代,那么作为七八十年代生人的后代,这些零零后的学子们,我们是想放手又不甘放手,且不敢放手,因为我们已经和那些九零后们卷成了麻花一样的憋屈样。什么家校合作,什么陪读,什么培训,我们都不得不做,因为你不做别人会做,那你可能就先输了。所以还得想着或是打算着大学四年之后,孩子该干什么工作,该做什么事情,要不要让他(她)离开家人去外地闯荡,还是留在本地,让他(她)有家的依靠?很显然,面对举目无亲的境地我们是深有感触的。谁都无法保证某个城市的温度和包容度。因为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带有很强的区域观念,逐渐活成了自私自利的种,这样的情形没有人可以不闻不问。

高考终会过去,又会再次到来。但是,高考给我们留下的各种后遗症永远在我们的身体里挥之不去。也许那是一种折磨,也许是一种提醒,但无论如何,都没有特效药可以医治一二。



转载请注明:http://www.hbshuangle.com/zzbx/91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