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仲夏之死

三岛由纪夫和太宰治的故事,简单而有趣,大抵就是三岛见过太宰,在初次简单的会面时便直言不喜欢太宰先生的文学作品。这在日本文学界也算是一个趣谈,毕竟太宰于三岛而言是文学创作上的前辈,加上二人的文风确有些相似。这种相似在看过三岛的散文集后得到印证。不知能不能从摘录的一些片段中感受出来:我稍稍加快脚步返回校舍,这时,透过稀疏的杂木林,远远可以看到下面那个在静寂的秋日里闪光的沼泽。我想起了丁丁的斧声——想起了从明丽的云隙里放射出来的光的箭矢。与此同时,我也想起了那人爽朗而快活的声音。此时,一种具有非产强烈的、使人动弹不了的静谧的感动压抑着我的胸间。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个爽朗的声音造成的,当我在泽畔仰望云间漏泄的阳光时,我感到自己和前生流泻而来的可怀恋的静谧融为一体了。此时的心境和那时候十分相似,很难区别开来。朝子巴望夏天快些过去。“夏天”这个词本身就使人联想到“死”和“糜烂”。晚夏明丽的霞光,也含着糜烂的火红。猫皮毛的滑腻触感突然给他以启示:自己过去一直在追求什么呢?那就是基于对对象的漠不关心而成立的爱,不强求任何人性的义务,丝毫不谦让自己的官能的形式。但他怀疑,这种感触能从人身上获取吗?这本以其中一个短篇《仲夏之死》来命名的短篇集,包含十一个故事:香烟、春子、马戏团、翅膀、离宫的松树、猜字谜、仲夏之死、焰火、显贵、葡萄面包、雨中的喷水。讲述着少年时代对香烟的矛盾情绪、小姨春子的风流轶事、马戏团团长愤怒的报复、杉男的翅膀、离宫的松树下美代的出逃、酒店侍者一个人的猜字谜、三个生命的仲夏之死、看焰火的另一个我、显贵朋友治英、酸苦的葡萄面包、少年和雨中的喷水。三岛的文章,现在看时,充满了时代烙印。笔下许多人物,深受战争影响,充满悲剧色彩,一时间让人不愿去深究种种行为情绪背后的原因。失去依靠的姑嫂、被死亡拆散的情侣、摆脱重负的少女,以及种种,隐藏在喧嚣浮华背后的窘迫与悲凉,是战争后遗症,是溃烂的精神世界艰难的重建。日本作家擅长心里描写,许是他们的独特,虽常有心理描写,人物却总与读者保持一定距离,给人一种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帮助他们冷静地讲述,也能让读者不深入爱恨情仇的纠葛之中,只隔岸观望跳动的火焰和情绪的沼泽。跳出时代,三岛笔下的人物,带着各自的特点和画像,探寻着人性中的安分、跳脱、反叛、欲望、冷淡、厌倦、疏离和更多复杂的奇特的可能性。餐厅里的帅哥讲述着自己与美丽情妇之间的猜字谜,借以解释自己为何娶了一个丑女。天生美丽的人总是带有几分自傲的,容易错认暗示,也很少直面出击,自顾自地猜字谜,用想象把玩着自己的情感,最终自己辜负自己。和一切艺术保持距离的治英,在重病之时有别于过往的疏离感,对身边所有事物表现出极大的情感投入,无论是愤怒地责骂医生护士,还是对朋友尖酸刻薄的恶意揣测,无数次重复着强烈的爱和强烈的恨,此刻却显得具有“人情味”。仲夏之死中,意外失去两个孩子的母亲,将意外归咎于同样溺亡的小姑子身上,悲痛的情绪迁怒于身边人,对仅存的幼子过度保护,逃避悲伤后许久又渴望故地重游。遭受巨大变故而导致的心理创伤,让人的行为难以循着正常的逻辑去发生,好像做什么都是正常的,做什么也都是失常。因为有思想,人常有“一念之差”,正是这一念,创造了难以预测的人性中的无限可能。这些可能性,虽有迹可循,却常常难以捉摸,更难预判。这些相隔一定距离的故事,也许无法拨动心弦,引发共鸣,却也能收获一声叹息,看到一步驻足,留下几分思考。纷扰世界,有趣的是人,有意思的也是这些可能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hbshuangle.com/zlxg/10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