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体检都正常,为什么还是得了晚期癌
第一步就是人体基因突变形成细胞异型增生,这可以说是癌症“种子”;
第二步就是种子在人体内“生根发芽”,最终成长起来形成病灶,进而致病;
第三部是病灶彻底扩散恶化,回天乏术。
从“种子”到早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在这期间能够通过查体将癌症扼杀在“种子”阶段,那么癌症病死率无疑将大大降低。比如说刘先生的直肠癌,它在数年前可能只是一枚小小的息肉,10块钱的肛门指检就能很容易发现,及时切除就万事大吉了。腺瘤性息肉恶变模式图↓可惜的是,很多常规体检似乎只是个形式,而非发现癌变“种子”的关卡。花钱不说,还误导了很多人,以为体检没事,就拿到了免死金牌,不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重视检查,结果酿成大祸。 三、查癌靠常规体检,难!很多人常年参加单位体检,之所以没早一点查出癌症,除了肿瘤早期隐蔽性较强之外,还与人们对健康体检防癌认识有误区、常规查体缺乏针对性、医务人员出现“漏检”等因素有直接关系。1、常规体检≠肿瘤筛查肿瘤的位置、大小、恶变速度等都会影响肿瘤的早期发现率,而最关键的是,常规体检不等于早期查癌,以健康检查代替防癌检查是错误的。常规健康体检目的在于用各项身体指标来进行个人的健康评估;
而防癌检查是指在健康状况下或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医学检查,目的是排查早期肿瘤。
由于两者侧重的内容不同,因此常规体检中通常很少包含肿瘤筛查。
2、不查胃肠镜,不查幽门螺旋杆菌在我国,胃肠道癌症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恶性率也比较高。在日本,因为常规项目包括胃肠镜,40%以上是早期胃癌,5年存活率80%以上;而我国,只有10%为早期胃癌,70%的患者活不到五年。主要因为我们的体检项目几乎都不含胃镜、肠镜,要求加检的市民也少之又少。
日本和美国把筛查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当成国策,而我国大多数国人却不知道它为何物。
其实胃肠镜技术日臻成熟,不仅有无痛内镜,还有磁控胶囊内镜,做胃肠镜检查不再是难受的事情。
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更简单,吹口气就可以了,根除也很简单,10-14天口服药90%以上的患者就能根除。
3、妇检合格≠未患妇科肿瘤常规妇科检查虽然重要,但是并不是衡量健康与否的唯一标准,常规妇检没事不等于万事大吉。许多妇科病是没有早期症状的,例如卵巢肿瘤,它的发病率很高,但在I期、II期的时候没有症状,单纯依靠普通妇科检查很难筛查出来。4、肿瘤标志物正常≠健康肿瘤标志物检测也是常见的体检项目,不少人认为,肿瘤标志物就可以直接查出肿瘤,如果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内,那就说明肯定没得肿瘤。其实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虽然很多癌症发生时,肿瘤标志物的标准会升高,比如前列腺癌、肝癌等,它们属于特异性较强的癌症,肿瘤标志物会反映癌症存在,但一些特异性不强的癌症,如肺癌、胃癌、肠道肿瘤等,往往肿瘤标志物显示正常值,但患者已经患上了癌症。5、X光胸片不能查出早期肺癌肺癌是市民患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X光拍完胸片没事,不代表肺就没事。肺部肿瘤筛查,首选还是CT检查,很多X光检查出来的肺癌,实际上已经到了晚期。
建议40岁以上者每年至少做一次胸部CT,高危人群(包括有肺癌家族史、吸烟等)则应该半年做一次胸部CT。
CT对于周围型肺癌最为敏感,增强型CT对于3毫米以上病变的敏感性为90%,对于1厘米以上病变的敏感性可达95%。
6、最贵的不一定是对的,过于迷信医院和体检中心为了利益而进行夸大宣传,误导了患者。比如,PET-CT并不适合于筛查早癌,且放射剂量巨大;
而肿瘤标志物很多情况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所以,即使体检正常,并不代表真的就正常了。
癌症基因排查,所谓一滴血查癌,很多医生认为只是商家赚钱的一个噱头,甚至算不上辅助手段。
所以,昂贵的不一定是对的。四、最好的体检是常规体检加防癌体检1.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防癌体检:一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癌的;
二年龄≥40岁;
三生活工作环境里有致癌高危因素
四出现症状,如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
五长期有不良嗜好比如饮酒抽烟熬夜者
2.要有选择针对性的筛查项目比如:筛查肺癌:胸部CT薄层扫描;
结直肠癌:大便隐血试验、肠镜;
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食管癌、胃癌:胃镜、胶囊内镜,碳13呼气试验;
肝癌,胰腺癌:肝功能、B超,CT,核磁等;
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3、体检时要认真诉说病史在体检中一定要尽量向医生告知病史以及当下身体的不适症状。 多数体检中心会提醒受检者:受家族病史、年龄、嗜好、性格特征、生活方式、家庭气氛和环境、家族病史等进行全面了解,区分出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然后给你合理的建议。4、体检要男女有别 男性不妨多注重对肺、肝、食管、胃、结直肠、鼻咽、胰腺、肾、膀胱、喉、胆囊、甲状腺等部位检查,女性除做以上项目检查外,还应定期进行乳腺、宫颈、子宫、卵巢等妇科检查。五、自检也能发现蛛丝马迹 防癌、医院体检还不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检”同样重要。要树立起预防疾病的观念,身体一旦有了症状,千万不要拖,不仅是癌症,任何疾病在早期的时候治疗,治疗难度都要更小,花费也会更少。 不妨定期进行自我查体来预防疾病:1、每月自行触摸一次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检查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质地如何,是否固定,有无压痛;
2、随时注意身体表面各部位的黑痣变化,看看是否在短时间内生长迅速、破溃;
3、剧烈活动后出现四肢疼痛且活动受限制时,应注意四肢关节有无肿胀,皮下是否可触摸到肿物;
4、女性可观察乳房有无肿块及肿块的性质,有无乳房皮肤颜色和外形的改变,乳头有否凹陷、出血或溢乳,一旦发现有异常,医院接受专业检查。
5、身体出现无法解释的贫血、乏力、干咳、消瘦、抑郁、黄染、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疼痛、包块等症状时,不要大意,立即进行针对性检查。
来源:胃肠病(如侵系删),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免责说明:本转载请注明:http://www.hbshuangle.com/zlxg/6017.html